劉松仁「怪」譚
改劇本 盡心盡力 下了戲 從不留戀
 
本報記者陳念慈
 
●「還君明珠」一劇成功,造就了蘇明明、劉松仁這一對螢幕情侶,繼而「八月桂花香」的聲勢,證明當初楊佩佩力荐的男主角,在演技上確有獨到之處,他在工作上投注的心神,激發了國內演員對自我的認知,而沈孟生、李立群都走在和他演對手戲的較勁之下,凸顯了演技上的潛力。 
曾經到美國好萊塢修過半年電影、電視的劉松仁,是個愛戲、入戲的好演員,而他改戲的作風,也在影劇圈享有盛名,目前正在播出的「春去春又回」,因為情節發展和原故事大綱相距太遠,編劇寫得走火入魔,而劉松仁則是改得心力交瘁,這一檔戲演得分外吃力,中和棚的錄影現場,經常看到的是眉頭深鎖的劉松仁與導演、導播討論劇情,修改劇情,振筆疾書的景象。
 
和楊佩佩合作兩檔戲「還君明珠」、「八月桂花香」,彼此建立了相當的合作默契,但這一檔戲「春去春又回」,製作人忙著戀愛,無心管戲,所有劇情品質的重擔,落在劉松仁的肩上,多重壓力,讓求好心切的劉松仁精疲力竭.和楊佩佩如果還有合作下一檔戲的機會,劉松仁堅持要先看完整的劇本,像這樣邊改邊錄的情形,太累人了。
 
在製作人、導演心目中,他是位不可多得的好演員,「春」劇導演不止一次的稱讚劉松仁,對自己在每一檔戲中的角色設計、表現方式作了詳盡的筆記,在港台演員中,是少見的例子。
 
儘管演戲的時候是那麼地專注投入,劉松仁卻很少看自己的演出,而且演完了之後,對留給觀眾深刻印象的角色,也都拋在腦後,絕無留戀,因此演了那麼多電影、電視,他記憶深刻的不多,幾乎是一片空白,如此兩極化的態度,在演員之中,也是少見。
 
來台拍戲的港星何其多,但能在國內佔有一席之地,長期受到觀眾喜愛的也只有劉雪華、劉松仁這兩位不是以外貌取勝的演員,如何能爭取到在觀眾心中不動搖的地位,正如劉松仁所說,是靠不斷的耕耘努力而來,在享受成功果實之前,他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代價,今天的成就,絕非偶然。(全文完)
 
【1989-08-03/民生報/10版/影劇新聞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楊佩佩戲劇館 的頭像
    楊佩佩戲劇館

    楊佩佩戲劇館

    楊佩佩戲劇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