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文卓能打能繡花
 
【記者林美璱台北-北京電話專訪】
 
  功夫小生趙文卓,拍攝「花木蘭」幾天的文戲,就讓製作人楊佩佩讚為「文武全才」。殊不知,趙文卓不只能打能演,還能一手刺繡好工夫!

  趙文卓說:「小時候家窮,為了買一部電視機,全家五口(父母加上兩位哥哥,而且全都是練武術的)白天上班,晚上繡花賺外快,存了兩三年才買到電視機。」趙文卓講起繡花的打樣、裁紙、釘布、縫繡等等步驟,頭頭是道。
 
  趙文卓家住哈爾濱的松花江畔,景致優美。母親在生了兩個哥哥後,很想生個女兒。沒想到,當趙文卓呱呱落地,仍是個「帶把」的。由於全家練武,因此趙文卓從九歲起,也開始學武術。
 
  趙文卓是個天才型的武術高手,從十二歲開始,他就拿到各種獎牌。一九九一年,他更得到全國武術冠軍。趙文卓說:「我有今天的成績,母親功勞很大,她時時提醒我認真向上,差一點就像岳母般,在我身上刺字。」趙母沒在趙文卓身上刺字,而是在他的枕頭套上刺字。幾個母親手縫的紅色枕頭套上,分別刺有「精益求精」、「業精於勤」、「勤修苦練」等勵志的話。
 
  就因為母親的鼓勵,趙文卓大學期間,是學校的寶。比賽頻頻之外,還有電影要拍,把他累得曾經躺在浴缸裡睡著,直到被水淹醒。練武他沒受過傷,倒是拍電影,趙文卓腳折、頭破的,多次遇險。
 
  趙文卓拍第一部電影,是在「方世玉」中客串反派。當時三個月戲拍下來,片酬是五千元人民幣。而第二部戲演「黃飛鴻」,他的片酬便漲到八萬元人民幣。一路高漲的片酬,讓學校收了不少「勞務費」,因此即使電影學院要借將,但他就讀的體育學院卻不放人。
 
  十九歲在體育學院就讀時,趙文卓經歷了他刻骨銘心的初戀。對方是練藝術體操的同學,雙方感情雖好,但因為學校要他專心應付比賽,幾次找他談話,不希望他談戀愛。就因為阻撓重重,他的初戀只維繫一年多。如今,趙文卓緋聞雖多,卻沒有真正的情感寄託。
 
  赴港發展五年,趙文卓為了接近父母,特地把父母遷到離香港一個多小時路程的珠海。他說:「我嘴饞,最愛吃母親的燉土豆(馬鈴薯)。」這樣粗俗的食物,趙文卓百吃不厭,難怪母親說他好養。
 
  現年二十六歲的他,計劃三十歲後再規劃結婚大事。由於全家練武,將來趙文卓若有小孩,他也計劃讓孩子繼承衣缽。趙文卓說:「我不會叫小孩走演藝工作,但練武可以強身健底,尤其體育精神可以鼓勵人努力向前。」
 
【中國時報 1998/10/30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佩佩戲劇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