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生劇評
客棧講究 關公熱鬧
 
陳念慈
 
●經濟不景氣,加上電子媒體蓬勃發展,廣告市場分散,令「無線電視」的經營,面臨空前的危機,台視大戲「新龍門客棧」推出前夕試片,業務部發動前所未有攻勢,請來上百位客戶看片,爭取業績;華視「關公」上檔,節目部經理冒著酷暑,帶著數十位演員,身著厚重古裝,全省拜廟。兩劇成敗,主管心理負擔之沈重,由此可見。 
「新龍門客棧」以製作人楊佩佩精裝大戲為號召,製作、卡斯皆上乘之選,香港版權由「無線」購得,大陸版權以超過三千多萬的賣價成交;「關公」香港版權由「亞視」購得,大陸、香港兩地每集以三萬三美元賣價與「新龍門客棧」實力不相上下,兩劇海外競爭力伯仲之間,本土觀眾喜好如何?
 
「新龍門客棧」以香港知名導演李惠民、賴水清主導,香港票房編劇張炭、金馬造型設計張叔平,加上金鐘製作楊佩佩的組合,從表面上看,此劇的幕後人員來頭之大,氣勢之旺,令人難以漠視,而主要演員馬景濤、夏文汐、陳紅、李立群、關禮傑、郭晉安,是觀眾接受度高的俊男美女,幕前幕後展現的實力,讓「新」劇至少具備了被觀眾期待的條件。
 
由過去楊佩佩的戲劇風格分析,她擅於按部就班舖排情節、人物,與某些製作人在前十集用盡全劇精華、不惜譁眾取寵的作風全然不同,加上「新新包青天」個人收視率與華視「第一世家」差了六、七個百分點,「新龍門客棧」一上檔即奪魁的寄望,難度頗高,若是劇情一如動作般緊湊,那麼後勢可期。
 
華視「關公」本是以「三國英雄」歷史故事架構出發,經節目部的市場評估,為迎合台灣觀眾通俗、簡單的口味,將「三國英雄傳」歷史包袱擺兩邊,以熱鬧的聲光特效,兒童觀眾喜歡的神話動作,將「關公」的包裝改弦易轍清水變雞湯,一向本土掛帥的華視節目部,難捨兩年來不曾動搖的台語觀眾,因此發明了閩南語說書帶動「關公」劇情,這種廣播電視劇的型態,說的好聽是復古,對黃金檔連續劇品質提升是否具備前瞻性,難有定論。
 
所幸的是,「關公」前十集劇本由台灣一級編劇鄧育昆執筆,編劇的文學修養、戲劇根基,令這檔大戲在五光十色、目不暇已強力的特效刺激下,多少能找到些許三國歷史足跡。
 
【1996-08-01/民生報/12版/影視天地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佩佩戲劇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