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是流浪的終點
重返父親懷抱 張世學會惜福
【記者劉子鳳/台北報導】
15歲出道至今已14年的演員張世,最近在台視八點檔「俠義見青天」的「陰陽錯」單元中,飾演黑妖狐智化一角,以溫和、內斂和充滿壓抑的情緒,詮釋對好友小俠艾虎、心上人元月,友情、愛情難拾的俠士,演來份外逼真討喜。
事實上,一向慣演強烈個性人物的張世,並非刻意演出溫和的味道,而是多年來,原本桀驁不馴的他,歷經失戀、事業不順、四處漂泊、流浪異國,最後終於回到了75歲老父的身邊,3年來,張世隨父親篤信佛教,個性徹底轉變,成為一位規律、「家居」的男孩,因此演戲起來,才有另一番特別溫和的氣息。
23歲事業當紅、為了「自由」而離家租屋的張世,三年前在事情、愛情都不得意下,傷心之餘到美國投奔姐姐,隨即流浪了1年才撫定心靈的傷痛。張世說,當他口袋花得一毛不剩、拿著空空的行囊回到台北的家中,滿頭花白頭髮的老父緊擁著他、噙著淚水只說了一句:「人回來了就好,人回來了就好。」張世才猛然驚覺父母都老了。張世提及這段往事不禁哽咽地說,他決定回家,因為他終於體會到,世上唯有「家」,才是永遠遮風避雨的地方。張世說,他的老父是位清廉、正派的退役將軍,平常不多言、最喜歡講當年運黃金來台,當軍人誘惑很大,不搶就是不搶的陳年老掉牙故事。但對他這個兒子而言,能聽老父講故事,張世覺得是莫大的幸福,因為學佛的父親,字裡行間,充滿了對人們的關愛、包容,對他以往的放縱、任性,隻字不提。
三年來,張世經常陪老父上山聽師父講佛,他不講究精闢的禪學理論,但相信凡事順其自然、「家和萬事興」的道理。張世說,他目前最期望的一件事,不再是追求「自由」,而是好好拍幾部戲,用心、用感情地把每一個角色演好,就像現在回到家,就好好做個兒子一樣。
【1994-07-13/聯合晚報/14版/星河】